高新区信息

和谐发展慰民生——泰安高新区系列报道之四
来源:泰安日报  时间:2008/1/24 16:56:46  浏览量:2206  字体:

和谐发展慰民生
——泰安高新区系列报道之四

    “虽然不种地了,但老人有补助金,年轻人有工作,俺在这里吃、住无忧,生活、医疗有保障,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叫‘幸福并快乐着’……”近日,记者在泰安高新区凤凰小区采访,居民张学平老人向记者拉起这几年的变化来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    张学平老人今年64岁,几年前,他还是凤凰庄的村民,2002年5月份,随着泰安高新区正式成立,张学平成了新区的居民。可是,身份的改变不仅没有让祖祖辈辈以土地为生的他感到欣喜,反而更多了些疑虑:不种地了,一家人靠什么生活,孩子上哪里找工作?
    当时,在高新区与张学平老人有同样想法的农民不在少数。高新区规划范围内包括20个行政村、 7568户、25797人。为处理好农民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高新区党工委、管委会先后出台了拆迁安置、劳动就业、生活保障等办法,组成工作组,挨家挨户走访,大到高新区拆迁政策,小到家里应享受的待遇,让农民一清二楚。
    政策既出,一言九鼎。高新区各级干部,深感重任在肩。从建区开始,高新区累计投资1.6亿元,高标准建设了凤凰、龙泉两个住宅小区,每拆迁一套住宅,不分大小和新旧,免费置换160平方米的一大一小两套楼房。目前,两个小区已建成面积达20万平方米,2000多户被拆迁农民搬进新居。从2003年5月1日起,对占地60%以上村的60岁以上老年人,每人每月发放60元生活补助金,对贫困户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,对百岁以上老人每月发给生活补助金100元,保障失地农民有饭吃。
    就业是民生之本。泰安高新区注重引进食品加工、纺织制衣、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,扩大劳动供给和提高劳动力需求;根据企业用工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失地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,目前,已向企业推荐安置青年劳动力近4000人。同时,积极拓宽就业渠道,新增园林绿化、市政维护等就业岗位700多个。这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的实施,大大缓解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压力,保证了当地农民失地不失业,收入有保障。
    “有房住、有饭吃、有活干”,高新区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兑现了对农民的承诺,让和张学平有一样想法的人都吃了定心丸。“原先的五间土房子变成了160平方米的大房子,每月都有生活补助金,社区还给交合作医疗费用,儿子、儿媳经过培训,都在家门口的企业上班,收入比原先高多了,生活也滋润了。”谈起这些年的变化,张学平老人感触最深。
    为了更好地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,高新区从长远利益出发,投资1500多万元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,投资1000多万元,建起了占地80多亩的省级示范化小学,投资40多万元,建起了敬老院;同时,不断完善养老保险、合作医疗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障措施,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。
    发展是为了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。为了让农民尽享发展成果,高新区在重点解决好失地农民吃饭、住房、就业“三大问题”的同时,开始完善社会保障体制,使保障形式逐步从“补偿+补助”向“社保+市场”和“市场化+社保制”阶段过渡,从而实现农民向市民、农村向城市、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“三大转变”,建立起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。
(记者 李永坤)

泰山创业投资有限公司®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2012-2013 鲁ICP备06009470号
设计维护:泰安开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